close

「互聯網+」提升還是摧毀投資價值?

  這是東方證券副總裁王國斌先生,在東方證券中期策略會上的演講實錄,我覺得其中有些觀點頗有意思,將其摘要與大家分享:

Ø   什麼是賺錢的投資?所有高科技大多不是賺錢的投資。

哪些是賺錢的股票呢?

葛拉罕的《智慧型投資者》,書中提到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,當時最熱門的共同基金,就屬航空證券基金與飛行器的自動化基金,航空運輸股也曾令投資者興奮不已,但最終演也變為一種投資災難。1971年中期,標準普爾出版的《股票指南》中,以計算、資料、電子、科學和技術等詞彙開頭的46家公司,相比3年前股市最熱的時候,僅2家價格上漲,8家價格下跌一半,23家下跌一半以上,12家退出,還有100多家公司不在了,估計跌幅更大。

美國給投資人列出1950年到2003年最佳收益的前四個股票分別是:卡夫食品、雷諾煙草、新澤西標準石油,和可口可樂公司。但這些都不包含當時所流行的高科技:50年前的航空、電視,60、70年代的電腦,80年代的生物技術,1990年到2000年的互聯網。其實在收益前幾名的股票中,不止前四名,連前二十名也找不到所謂的高科技公司。我們以為高科技是最好的投資,實際上卻不是。

Ø   高科技帶動了我們的生活,不是資本家獲利。

孟格說:互聯網對資本家是一個災難,如果你是普通消費者,科技的進步將能幫助你;但若你是投資者,它便會毀滅你。學會區分這兩者,是微觀經濟學中重要的一課,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概念。

微觀經濟學最常引用的例子:你去電影院看電影,你個子矮,在後面看不清楚,所以你站起來,就能看清楚了。但隨著每個人漸漸站起來,後來才站起來的人,其效果就沒有比早先站起來的人還要好。最後所有人都站起來時,跟大家都坐著時是一樣的。所以堅信科技進步能帶來更高利潤的投資者和分析家,忽略了這個最重要的經濟學原理。尋求和判斷合成謬誤形成的拐點,是投資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。兩年前大家投資「互聯網+」領域,相當於你在電影院剛剛站起來的時候。兩年之後,因為所有人都在進行互聯網投資,相當於所有人都站起來了,所以這時投資「互聯網+」不會帶來更高利潤。大家可以思考:「互聯網+」到底有沒有提升投資者的投資價值?現在的公司不做「互聯網+」,就像電影院所有人都站起來,你坐著什麼都看不見,但即使公司「互聯網+」站起來了,也未必能看的更清楚。

因此,不管科技的進步有多大,其所帶來的收益並不能流向投資者,而是流向了創新者和我們消費者這裡。

Ø   我們現在的資本市場正在為這本書提供新的素材

講者王國斌認為投資人都應看過《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》。(內容關於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幾次泡沫,比如南海泡沫、鬱金香泡沫。)他覺得我們現在的資本市場正在為這本書提供新的素材。這是他對未來的一個判斷,但沒看過書的人還是不理解,這是一次全國性的擲骰子的遊戲,這個判斷是不變的。

在投資狂熱中,投資者容易受欺騙的程度讓人震驚,人類對泡沫完全沒有記憶力。舉個實例:最近很多公司,簡單改個名字就能漲停,人類太容易上當了!如果一項投資抓住了人們的心思,或讓他們相信有人將以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這些股票,那麼所有的資訊透明和公開都無濟於事。

講者有一個很好的想法:如果說現在要有一個辦法來減少泡沫,就是趕緊取消漲跌停板限制,泡沫就會減少很多。

Ø   判斷泡沫的公式

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判斷泡沫的公式,就是市值除以這個國家的GDP。我們要想清楚,我們未來是怎麼樣的一個增長率,到2020年的時候,GDP可以到多少。我們的整個總市值可以到多少。我們GDP可以乘載多少市值,是有一個上限的,這可以用來判斷股市市值最高可以到哪裡。

所以讓我們回來思考:「互聯網+」到底是提升還是摧毀我們的投資價值?

關鍵字:互聯網+、東方證券中期策略會、王國斌、巴菲特、理奇資產

arrow
arrow

    JamesCapi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